全站搜索
專家門診
|
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須灸之所以補春陽,就是艾灸不容忽視的好處之一,尤其現(xiàn)代人各種消耗陽氣的習慣太多,春陽往往升發(fā)緩慢,通過艾灸,可以喚醒體內陽氣,強身健體,預防疾病。 有的人肝氣興奮的太過了,出現(xiàn)肝火,肝陽上亢,并伴有以下癥狀:口干,口苦,口臭,舌苔發(fā)厚,牙齦紅腫;睡眠不穩(wěn),多夢,失眠;心煩意亂,容易發(fā)怒,控制不住脾氣;精神不好,容易瞌睡疲倦,頭暈。可以通過艾灸養(yǎng)肝疏肝。因為肝的問題主要在氣,而艾灸調氣非常厲害,尤其是配合一些和肝經(jīng)關聯(lián)的穴位,在春天保護肝特別有用。 建議艾灸的穴位:合谷、足三里、大敦穴、太沖穴、肝俞穴。 (四)祛·濕 中醫(yī)里,濕邪可以稱得上是“萬惡之邪”,春天陰雨綿綿,空氣濕度高,容易入體,造成身體濕氣重,為疾病埋下禍根。 因此春天要注意預防濕氣入體,尤其是南方多雨地區(qū)。要避免吃生冷食物、以免影響脾的運化功能。 因為濕氣重,痰多的人,往往是脾臟功能受損,令體內多余水分難以排清,形成“內濕”,再加上氣候潮濕,危害不要太大。而通過艾灸,以熱引熱,排除體內的濕寒也是祛濕的好方法。 建議艾灸的穴位:中脘、豐隆、解溪、水分穴等。 艾灸養(yǎng)生就像是一場修行,需要長久的堅持,堅持一星期、半個月可能效果不太大,但是只要你肯長期堅持下去堅持3個月、半年、一年、五年你肯定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文章分類:
學術交流
|